我们终究会在某一天开始寻找自己的最佳工具
刚毕业的时候流行很多Steve Jobs的金句,也不知道是那些金句是不是Steve Jobs讲的,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,如下: “Less is more”
这句话在当年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体会,不过十多年过去了,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这句话的魔力。
我是从读大学的时候开始接触Linux,花了很多时间在Linux上,使用Vim也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。
不过我的Vim之旅在大学毕业后便戛然而止了,原因如下:
- 工作上几乎用不到Vim
- 个人的心思都在赚钱上,花时间在一个工具上总觉得过于奢侈
等到现在又开始使用Vim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。
我为什么回归Vim/Neovim
我想找一个可以用一辈子的编辑器(Editor),且这个编辑器(Editor)还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进化
也许有同学会问
- VSCode不好吗?
- Jetbrains不香吗?
我的回答是:它们都好,但不是我想要的工具。
什么样编辑器(Editor)可以用一辈子
我认为有如下几点:
- 社区驱动而非公司支持:
公司会倒闭也会因为利益关系放弃投入,而社区驱动的编辑器(Editor)才会一直发展下去。 - 可高度定制化: 能够定制化的编辑器(Editor)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。
- 多平台支持:一款编辑器(Editor)支持多个平台,Windows/Linux/MacOS/Android(termux),非常有利于大家开展工作。
- 轻量级、速度快: 纵使现在机器普遍都有32G的内存,我依旧喜欢轻量级速度快的软件。
我当前使用Vim/Neovim做哪些事情
- 写作: 使用Neovim + MarkdownPreview插件搭建了一个轻量级的Markdown写作环境。
- 写代码: 使用Neovim + 相关插件如LSP可以给任意编程语言搭建集成开发环境。
如何克服Vim/Neovim陡峭的学习曲线
在AI没有出现之前,我认为Vim/Neovim的学习曲线是陡峭的。而在AI出现之后,Vim/Neovim的学习曲线就变得很平缓了。
大家要有信心,我们完全可以通过AI工具掌握Vim/Neovim。
我个人总结了一个简单的学习路径,如下:
1、学习Vim的基础知识,视频链接 – Vim As Your Editor – Introduction
2、尝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Vim,比如写博客、代码编辑之类的事情,能用Vim尽量用Vim,不会的操作问AI即可。
3、差不多1-2周之后,我们就可以尝试定制自己的Vim,个人建议直接使用Neovim,这个更加现代化,而且使用的是Lua脚本。
整个走下来需要1-2个月的时间,我们就可以完全掌握Vim/Neovim了,后面就只剩下爽感了。